提高仓库容量的核心在于优化工程舰配置与基地建设策略。工程舰的仓储扩容主要通过加点系统和编队方案实现,小型工程舰优先选择仓库扩容技能,中型工程舰在基础仓储8000容量下需平衡开采效率与容量,大型工程舰则因95000基础仓储优势可直接强化开采设备。工程舰与AC721重型运载驱逐舰编组能显著提升单次运输量,减少往返频率,AC721单船提供18000仓储量,相当于12艘小型工程舰的基础容量。
基地建筑升级对仓库容量有间接影响。重点升级小型综合工厂、金属炼化工厂和水晶合成工厂至8级,可提升资源基础产量至5.7万左右,减少对野外采集的依赖。前哨站指挥中心的等级决定前哨站数量,前哨站对接资源带后能提供稳定的资源加成。采矿平台虽不直接增加仓库容量,但高级采矿平台允许两艘工程舰同时采集同一资源点,通过提升采集效率间接缓解仓储压力。
舰队仓储系统的升级是长期提升方向。通过分解多余舰船获取稀有资源,用于强化现有舰船的仓储模块。科研基地中针对工程舰的工程无人机系统研究可解锁更高层级的扩容技术。封锁私掠者据点或完成运输任务获取的技术值,应优先用于提升仓储类技能,而非战斗属性。
操作细节上需注意工程舰的淘汰节奏。中型工程舰需在点出开采设备强化技能后再全面替换小型工程舰,避免产量断层。计划圈摆放应尽量覆盖高等级资源带,利用曲率航行缩短往返时间。资源交易中心可将富余晶体或重氢兑换为金属,优化仓储利用率。
高级采矿平台建成后,工程舰可专注于单一资源类型采集,例如四级金属矿满负荷采集时单日产量可达20万。护卫舰或驱逐舰编队执行封锁任务时,需额外配置仓储舰防止资源溢出。
该策略体系通过硬件强化与操作优化双路径提升仓储效能,适用于各阶段玩家。需注意不同舰船型号的仓储差异,避免盲目升级导致的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