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火箭浣熊、夜魔侠、浩克和曼蒂斯是目前版本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英雄,分别在中单、射手、打野、上单和辅助位置上占据主导地位。钢铁侠凭借无视地形的飞行能力和高额AOE伤害,成为中路清线与团战的核心;火箭浣熊作为射手一哥,后期爆发能力极强,能快速秒杀脆皮;夜魔侠的被动野区洞察力使其在反野与Gank中极具威胁;浩克则以简单粗暴的连招和减伤效果成为上单霸主;曼蒂斯则凭借治疗与沉默控场稳坐辅助位T0。这些英雄的强度与操作容错率形成了当前版本的基本格局。
打野位的选择需兼顾节奏与爆发,星爵和刀锋战士是其中的佼佼者。星爵半肉出装后兼具生存与输出,二技能火箭靴的位移机制是其核心操作点,但需注意切入时机以避免团战暴毙;刀锋战士则依赖被动低血量增伤效果,通过技能重置机制实现连续收割,但后期团战能力较弱。白皇后凭借二级全技能的强势期和魅惑控制,在野区与中路均有不错表现,但需配合前期阵容快速建立优势。打野英雄的强度梯度差异较大,需根据队伍需求与个人操作水平灵活选择。
上单位置的生态以坦边为主,纳摩和蚁人是当前版本的热门选择。纳摩的大范围团控大招能有效分割战场,对线期压制力强且操作简单;蚁人则通过大小形态切换实现攻防转换,纯肉装收益显著,但需预判大招回血时机以维持续航。绿巨人作为新手友好型英雄,凭借高坦度和控制链仍有一席之地,但面对版本强势战士时略显乏力。上单英雄的强度与团队容错率密切相关,需优先考虑阵容适配性而非单纯对线能力。
射手与辅助的搭配直接影响下路局势。火箭浣熊需依赖曼蒂斯的保护与控场,两者组合能快速滚起经济雪球;鹰眼和月星作为次选射手,持续输出能力优秀但缺乏自保手段,需搭配斗篷或树人等保护型辅助。辅助位的曼蒂斯凭借群体治疗和沉默效果成为非Ban必选,其低操作门槛与高收益特性使其成为补位首选。下路组合的强度评估需综合对线压制力与团战贡献度,而非单一英雄性能。
当前版本的英雄强度排名反映了MOBA类游戏的常规平衡逻辑:高机动性、强控场与稳定输出的英雄往往占据主导地位。玩家需根据分路特性与团队协作需求选择英雄,同时关注技能机制与装备搭配的细节优化。实战中需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英雄强度,而应通过阵容互补与战术执行弥补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