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工事的布阵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建筑功能与兵力调配。拒马与箭塔是核心防御建筑,拒马能直接阻挡非友好同盟部队行进,迫使其拆除或撤退;箭塔则提供2格视野并自动攻击范围内敌军。两者需配合君王殿4级及工事营1级条件建造,拒马应布置在行军要道,箭塔则需覆盖拒马后方2格范围以形成火力交叉。战场建筑等级直接影响守军强度,需优先升级。
军机营与工事营构成防御体系基础,前者解锁营帐功能保障部队士气,后者提供箭塔、拒马建造权限。营帐选址需靠近前线但避开敌方主力行军路线,周围可环绕拒马保护。同盟建筑如瞭望塔需由盟主级官员建造,用于扩大视野预警。九宫图与八卦阵能强化城池防御效果,但需消耗较多资源,建议在关键据点部署。闭城功能可提供6小时免战期,适合资源囤积阶段使用。
城防武将布阵需遵循远程靠后、骑兵机动、肉盾前置原则。远程武将应置于掩体后方避免被先手秒杀,骑兵利用6格移动力在城门后3格待机反击,肉盾型武将卡位在城门2-3格区域吸收伤害。防守范围建议调至最大,策略选择进攻模式可主动消耗敌军。实力较弱的队伍不宜全部用于城防,避免成为敌方刷战功目标。
多层防御体系需结合野战工事与城池特性。码头、关卡等战略要地可采用品字形三连箭塔布局,三座五级箭塔互为犄角,使敌军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同时承受三重火力。拒马可设置在营帐外围形成缓冲带,迫使敌方消耗体力拆除。陷阱类建筑如弹簧、炸弹应布置在边侧通道,配合撼地巨石阻断地面部队推进。